天安门广场是全球城市中面积最大的中心广场。
这座建筑群位于北京城正中心,占地特别大,足足有44万平方米。
天安门是北京最著名的地标之一,每个中国人看到这座雄伟壮观的建筑时,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和激动。
不少朋友可能还没去过北京,也没亲眼见过天安门。
不过在电视上看阅兵时,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解放军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,精神抖擞地从天安门前走过。
天安门城楼正中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,老人家面带和蔼的笑容,目光深远地注视着这片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。
你可能不知道,天安门城楼上除了挂过毛主席像,还曾经展示过另外11个人的画像。
这些人都是谁?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,才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?
天安门城楼上先后挂过12个人的画像,其中就有毛主席。你知道这些画像里的人都是谁吗?
接下来我们会逐个为大家说明。
这12个人里,有个人的肖像画只挂了一天,第二天就被取下来了。
在这12个人里头,就数他最与众不同。
现在就来告诉大家谁是最特别的那个。
这人到底是谁?他就是斯大林。
不少年轻小伙伴可能会觉得特别意外。
你知道吗?天安门城楼以前居然还挂过斯大林的肖像?
在人们通常的认知里,能把自己的肖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,都是咱们国家了不起的大人物。
天安门是北京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。
这种充满民族情感的地方,怎么可能让外国人来当招牌?
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外来侵略,最终成功建立新中国,立下了不朽功勋,成为载入史册的伟大人物。
这些为中华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伟人,老百姓打心眼里敬重他们。把他们的画像高悬在天安门城楼上供世人瞻仰,这事儿再合适不过了,谁都觉得就该这么办。
翻遍历史书也难找到能和毛主席比肩的人物。
不少人可能觉得,既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,何必非得请个老外来做?
但斯大林画像能挂上天安门城楼这件事,仔细想想其实并不奇怪,只是当时很多人没想到会这样。
很多人都听说过斯大林,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。
斯大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,不少人认为他是人类五千年文明长河中最杰出的伟人之一。
他是全球公认的重量级人物。
斯大林曾是苏联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,他对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左右着苏联的命运,也在某种程度上牵动着我们国家的革命进程。
革命刚开始那会儿,斯大林给我们国家的革命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指导和帮助。
虽然他是外国人,但对中国而言,他同样是个值得被历史记住的重要人物。
在某个历史时期,苏联和中国曾是关系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。
当年苏联帮了咱们中国很多忙,因为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,大家亲切地管苏联叫"老大哥"。
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传来时,不仅苏联民众陷入哀痛,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者也普遍感到惋惜。
斯大林是苏联的领导人,一生都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。1953年3月5日晚上,这位铁血领袖永远离开了人世。
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时,紧紧皱起眉头,坐在那儿想了很久。
1953年3月6日,毛主席给苏联发去唁电,表示深切悼念。
3月7日至9日这三天,中国各地都降半旗,向斯大林同志表示哀悼。
我国领导人集体前往苏联大使馆,深切哀悼斯大林同志。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都出席了吊唁活动。
斯大林先生逝世那天,不仅莫斯科全城悲痛,连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也都神情凝重。
这是我们国家为纪念斯大林同志举办的悼念仪式。
就在同一天,天安门城楼挂上了斯大林先生的巨幅肖像。
"斯大林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",天安门城楼前,群众们凝望着他的肖像,眼中满是深切的缅怀之情。
中国人民怀着沉痛的心情,在斯大林同志葬礼当天集体悼念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。
他下葬那天,天安门城楼正中央挂上了他的巨幅肖像。
斯大林同志神采奕奕,他完全配得上这份沉甸甸的哀思。
除了毛泽东主席和斯大林同志,另外十位都是哪些人?
这事儿得从个别人物开始讲起。
这十个人当中,谁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个?
有两种说法:要么是袁世凯,要么是蒋介石。
咱们先聊聊袁世凯这个人。
说起袁世凯,大家对他的评价普遍不好,这也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。
大家可能都纳闷,为啥天安门城楼上会挂着袁世凯的画像?
袁世凯当时手握大权,担任着民国总统的重要职位。
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让中国百姓陷入水深火热,国家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。
咱们国家这块地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,结果被那些殖民国家你抢一块、我占一块,跟分蛋糕似的抢得可起劲了。
西方国家对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数都数不清,这些伤害永远都不能被原谅。
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,确实是导致中国战乱不断、陷入分裂局面的关键因素。
这时老百姓中涌现出觉醒者,带领大家起来反抗腐败的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。
现在全国上下爱国热情特别强烈,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展革命活动。
1911年10月10日这天,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。
武昌起义这天,爱国革命军成功拿下武汉三镇——汉阳、汉口和武昌,革命势头正旺。
清朝皇帝下台这件事,意味着老百姓终于摆脱了清王朝的腐败统治。
一丝光亮从门缝里钻了进来。
虽然清朝政府倒台了,但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残余仍然没有被完全清除。
孙中山先生带领人民推翻了封建王朝,建立了中华民国,但后来不得不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。
最后谁当上大总统了?袁世凯。
袁世凯靠着北洋军阀的势力,把辛亥革命的成功给抢走了。
这个人霸占了不该他坐的位子,整天干着损害老百姓革命成果的勾当。
多少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清朝的覆灭,可袁世凯掌权后,竟然想重新当皇帝。
这个人野心勃勃想当独裁者,继续压榨和欺负普通老百姓。
袁世凯总爱显摆自己与众不同,刻意炫耀手中掌握的权力。
是他带头做了件新鲜事,第一个把画像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。
袁世凯厚着脸皮,把自己的肖像画挂到了天安门城楼上。
结果这一挂就是整整16年。
袁世凯这么做,就是想让老百姓都崇拜他。
可谁会真心佩服他?不过是个偷走整个国家的强盗,卑鄙下流的小人罢了。
蒋介石也渴望获得同样的尊崇与荣光。
抗战胜利后,蒋介石的声望达到了顶峰。
他特意换上一身军装,打起精神拍了一张特别精神的照片。
这张照片经过修图后,被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的显眼位置。
当时的老蒋,确实是打日本鬼子的好汉,老百姓都特别佩服他。
蒋介石看到老百姓这么支持他,再抬头望见天安门城楼上挂着自己的画像,一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。
蒋介石特别在意面子上的事,天安门上挂他的画像正好满足了他爱出风头的心理。后来他居然专门坐飞机从南京跑到北平,就为了亲眼看看自己的画像。
除了斯大林、蒋介石和袁世凯这三位情况特殊的人物外,其他曾经在天安门悬挂过肖像的历史人物,说起来大家普遍都能理解和认同。
这些革命前辈都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第一位要说的就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。
从1950年代开始,每年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这些重要日子,天安门广场都会悬挂孙中山先生的巨幅肖像画。
孙中山带领人民发动辛亥革命,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统治制度。他提出的"民族、民权、民生"三大主张,让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进步。
看着天安门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大幅画像,总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。
感觉先生好像昨天还在我们身边说笑,他其实一直都没走远。
接下来是毛主席的肖像画。
1949年元宵节那天,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挂出了毛主席的画像。
元宵节是中国自古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,民间保留着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风俗。
在中国人眼中,元宵节是个特别重要的节日,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庆祝团圆。
1949年的元宵节格外特别,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。
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元宵节,北京城热闹非凡,人们欢聚一堂庆祝北平解放大会隆重举行。
人们个个喜笑颜开,纷纷涌上街头欢庆,生怕错过了这热闹的时刻。
不少老北京人看到这一幕,都忍不住红了眼眶。
天安门见证了中国百年来的风云变幻。
这扇古老的大门,亲眼目睹了中国历史上无数重要事件的发生。
老北京的苦难岁月让人不忍回想,可这些历史教训咱们必须牢牢记在心里。
好好过好现在的日子,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那个特别的元宵之夜,大伙儿都激动坏了,互相搂着肩膀又蹦又跳,开心得直叫唤。
大家一齐抬头看向天安门城楼,毛主席正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。
袁世凯是第一个把个人肖像挂上天安门的人,尽管他后来成了窃取国家权力的罪人,但这种表达敬仰的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。
大家一直保持着这个传统做法,决定把毛主席的画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。
就像那句老话讲的一样,"你把老百姓装在心里,老百姓就会把你捧在手心里"。
毛主席生前并不打算把自己的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让大家瞻仰。
但毛主席的崇高声望早已扎根在人民心中,他为建设新中国立下的功勋永远铭记。
老百姓自发拥护毛主席,大家都想把毛主席的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,觉得这样最能展现新中国的新面貌。
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师生们自发申请,要为毛主席绘制肖像。
他们用专业功底全力打造,既追求真实感又讲究视觉冲击力,把毛主席的画像画得活灵活现。
看到自己亲手画的毛主席像挂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,他们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能给这么了不起的国家领导人画肖像,他们觉得特别光荣。
北平解放庆典时,天安门城楼上不光挂着毛主席的画像,还同时悬挂着朱德、周恩来、刘少奇等七位开国元勋的肖像。这些画像与毛主席像一起,见证了那个重要的历史时刻。
毛主席经常提醒大家:"做事不能只顾自己"。
毛主席特别强调,每个为革命奋斗过、为新中国建设出过力的人,我们都不能忘记。
这些人都值得被我们永远记住。
当群众提议在天安门悬挂毛主席画像时,毛主席坚持认为,那些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们的肖像也应该一同展示。
朱德、周恩来、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肖像画,都是由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师生们用心创作完成的。
这些精心创作的作品确实没有白费功夫。那些大幅肖像画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人民领袖的独特风采,也展现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。看着这些画作,人们心里自然而然地涌起强烈的自豪感。
望着毛主席他们精神抖擞的样子,大伙儿一下子就来劲儿了,个个都憋足了劲要把新中国建设好,盼着以后能过上好日子。
毛主席的画像在天安门城楼上已经悬挂了七十多年。
这段时间里,画像一直受到精心保管,并且进行了好几轮升级改进。
艺术家们用尽毕生所学,创作出一张张栩栩如生的毛主席肖像画。
站在天安门广场,抬头就能看见毛主席的画像。画中的他目光平和,面容严肃而沉稳。
他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淡淡的笑意。这笑容里饱含着对祖国光明前景的期待,也透露出看到百姓安居乐业时的满足与喜悦。
北京的天安门年代久远,它亲眼目睹了这座古都的沧桑变迁,也经历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无数重大时刻。
时至今日,天安门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承载着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。当人们仰望城楼上毛主席画像时,那慈祥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与我们相遇,伟人的音容笑貌依然鲜活如昨。
毛主席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伟人,他的光辉形象永不褪色。
把毛主席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画中的毛主席神情坚定,穿越岁月依然能给人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《国家记忆: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》